Top

最新消息

2018-12-24
位於 貴州省 | 旅游 微博 | 2014年03月08日23:47

  媒體來源:中華網

  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係。很多人都會說漢語、苗語、佈依語等。沒有文字,通用漢文。但一直保留著自己的民族傳統習俗。而該民族的婚俗就是一個具有明顯特色的習俗。

仡佬族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自稱“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後稱僚人,宋代朱舖的《溪蠻叢笑》中稱為“仡佬”,到了明帶資本就定下來了,田汝成的《行邊紀聞》中明確的說:“仡佬”一曰“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夜郎”解體後,僚人大量外遷。和漢、苗民族雜居,經濟有了很大發展。

  仡佬族有43.7萬多人,散居在貴州省西北部的遵義、安順、六盤水、黔西、織金、六枝、關嶺、普定、大方、清鎮、仁懷、平壩、金沙、興仁等縣(市),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仡佬族居住比較分散,常常與其他兄弟民族交錯雜居。

  仡佬族因居住地區不同,飲食也不一樣。山區以包穀為主食、平壩地區以大米為主食,其次是小麥、薯類等其他穀物。

  服飾與漢族及鄰近的少數民族大體相同。但在一百多年前,一些地區的婦女穿“桶群”。桶群分上中下三段,上下兩段用麻織,間雜青百條紋,中間為羊毛織,染紅色。腳穿尖鉤鞋。上衣及腰部,袖、揹繡花,上端開領口,穿時頭頂往下套,稱為“仡佬袍”。頭挽發髻,花帕蓋頭等,這種服飾現代已不多見。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

  古老的婚俗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要吃“雞卦酒”,這是殺雞後用雞股骨佔卜求吉利。“雞卦”諧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種形式去細細講究雞股骨上的紋樣是吉是兇,而是把吃訂婚酒統統稱吃“雞(吉)卦酒”。

  吃“雞卦酒”是在姑娘傢舉行的,未來的女婿上未婚妻傢認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獻“雞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獻給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時也要恭維老伴一番,說“娃娃是她養大的,要由他娘作主。”有人說,這是人類母權制在婚姻上由母親做主的遺風。

  仡佬族女人出嫁時要自動打掉上顎大齒1-2顆,說是怕女人傷害伕傢而產生的習俗,豆漿。伕傢視處女為一種可畏的東西,需打掉牙然後才敢與之成婚,這種古遠民俗遺風意味深長。

  還有“把門枋”、“追姑娘”和“打濕親”習俗,在仡佬族婚俗裏也很有特色。“把門枋”是新娘離傢出嫁時,要雙手緊緊地拉著門枋表示不肯離去。這時候,媒人就要過來強行拉開新娘的雙手,牽著新娘離開娘傢,平價韓系服飾

仡佬族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聲號哭,唱“哭嫁歌”。出嫁前還要乘人“不備”而“逃跑”,讓嫁傢嬸娘嫂子等女親慼把她找回來。離娘傢出嫁前要拜別娘傢祖宗,姑娘的父親要解開她衣領邊的扣袢,糖尿病症狀,表示出嫁了的閨女已不是本傢氏族的成員而加入伕傢氏族中去了。

  “打濕親”則是在新娘娶進伕傢之時,一跨進屋,就要用伕傢准備好的清水灑向接親的人。傳說這樣可讓清水淋去邪魔求個吉利,Tuna Slice

【旅游聲明】本文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台南美食推薦。 1 2 相关的主题文章: